2016年6月23日,龙卷风袭击盐城市阜宁县孔荡村,慈济在阜宁县政府的支持下重建孔荡大爱村。2017年大爱村落成。为响应国家号召,持续助力乡村发展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慈善精神,慈济应阜宁县人民政府之邀,设立阜宁乡村振兴项目,开始探索乡村振兴之路。
通过开展为期两年的青年人才培力计划,培养村中孔氏青年后裔了解儒家文化,服务家乡建设,更培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发展的自信。通过对接各种资源,开展各类活动,与板湖镇政府共同将孔荡村打造为“江淮孔裔第一村”。 通过开展“老吾老、幼吾幼”等慈善公益项目,建设里仁为美、守望相助的乡风文明。通过宣导环保理念,提供资源链接,支持当地村民开展生态有机种植实验田,建设生态文明、环境优美的典范乡村,全村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,孔荡村于2020年被阜宁县评为“美丽乡村典范村”。2021年,孔荡村入选江苏省第六批次特色田园乡村。
2019年开始至今,连续六年,慈济先后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、台湾慈济大学、上海沪东医院、阜宁县人民医院、板湖镇卫生院等机构专家,在孔荡村举行联合义诊义检,为村民们建立健康档案。针对村民的健康状况,邀请上海等地的专家,在义诊同时开展疾病的预防健康讲座,提升村民对于疾病的认知和预防。自2025年开始,受阜宁县人民政府邀请,与苏州慈济门诊部合作,每月在阜宁孔荡村开展常态化义诊和健康宣教,以做到偏乡群众和照顾户疾病早发现、早治疗,预防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。
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2020年底起,在阜宁县政府的支持下,慈济与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合作,启动开展“大爱阜宁手牵手”项目,联合阜宁教育局、民政局、妇联等部门,对阜宁县1520位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进行资助(后加入困境家庭高中生资助约400位),并陪伴他们健康成长。项目立足"经济保障+能力建设+精神培育"三位一体模式,旨在破解困境儿童因家庭经济原因导致的上学压力、心理压抑及发展机会缺失问题。2020-2025年期间,在阜宁县累计投入资金约2700万元,帮扶困境学生15670人次,并实现从“救急难”到“促发展”的转型。
通过五载耕耘,“大爱阜宁手牵手”项目已超越传统助学范畴,成为政府、社会组织、社区多元主体共治的试验田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重构尊严,让受助者从"被施舍对象"转变为"公益参与者";重构能力,通过技能培训与心理建设,激活家庭发展内驱力;重构联结:以慈善为纽带重塑社区信任网络,为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探索了有效的模式。
2017年,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慈济基金会“慈善大爱之星”称号。
2018年,“阜宁风灾援建项目”同时获得江苏省慈善奖以及苏州市慈善奖“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”
2021年,孔荡村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
2022年,“大爱阜宁手牵手”项目获第十一届公益节“2021年度公益项目奖”
2022年,《大爱阜宁牵手低保家庭儿童,助力健康成长》获评江苏省教育厅“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案例”优秀案例
2024年,阜宁县妇联报送的项目做法《关爱手牵手 大爱心连心》被盐城市妇联收录进市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优秀案例
2025年,视频《大爱阜宁手牵手》获江苏省妇女儿童基金会“优秀视频”奖
执行单位: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,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(合作单位)
年份 | 名称 | 文件 |
---|